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憂鬱巨獸

隨著政府在媒體宣傳及公共教育,大衆普遍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像比過往略有提升,這按理是社會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的一種進步。可惜伴隨著這普及化得是越來越多人對精神病或情緒病的一知半解而生的憂慮及誤會,情形有些時候比不知更讓人擔憂。其中一個較常見的誤解就是以爲間或心情低落就擔心或判定自己或他人患上憂鬱症。事實上,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在判斷某個案是否符心理病症的定義時,也需要參考國際認可的專業心理學會(如美國心理學會APA)出版的診斷指南,經一定時間的詳盡細緻的觀察及分析方能較可信地作出,而一般普羅大衆又凴什麽可給與可靠的判斷呢?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或機會遠比如意的頻繁,生活也自然有衆多大小的讓人情緒高低波動的經歷。容許自己在生活中可偶爾失望、沮喪,本身正是人性的情緒所需要的,它讓我們更懂得珍惜自己心情好的時光,只要我們能從經歷中反思學習,對自我成長與提升都是有莫大幫助的,而適度的情緒波動也可讓我們得以經常鍛煉自己在面對生活困難挫折時的心理調和能力。

好些憂鬱症患者開始時是因爲一些生活得不如意而出現悲觀低落的情緒,當這些狀況得不到及時的支援或自我的有效調解,因而越見難以對應且出現頻率越發頻繁,繼而誘發強烈對自己的情緒成爲生命重擔可能的擔憂,反覆責怪自己無法時刻保持充滿朝氣,害怕自己無法離開該困境,結果擔心發病與負面情緒兩者之間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逐漸,他們的問題不再是情緒本身,而是害怕恐懼憂鬱情緒出現,這原本是正常卻無法避免的人性情緒特徵終於變成了一頭無法駕馭的巨獸,形成一非常辣手的情感性疾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